随着高考、中考成绩陆续放榜,“升学宴”“谢师宴”也开始升温。分享子女“金榜题名”的喜悦之情无可厚非,然而,有的“升学宴”在操办过程中让喜事变了味,成为“敛财”的工具,使“升学宴”成了“腐败宴”。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条就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行为作了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为子女考试折桂喜庆之际,尤其要注意不闯“红灯”、不触“底线”,把好“廉洁关”,吹好“清廉风”,为“升学宴”降温去火。
强化教育引导,树立尊师重教“新理念”。庆祝升学、致谢恩师,操办宴会从来都不是分享喜悦的唯一的表达方式,与“宴会”相比,一束鲜花,一张贺卡,一个鞠躬,一声祝福,无疑更加纯粹、更加深沉、更加美好。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始终把遵守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摆在突出位置,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用更加温馨的方式表达子女升学的喜悦以及对老师的谢意;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本单位党员干部子女升学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有针对性进行谈话提醒,教育管理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摒弃大操大办、违规吃喝等“陋习”,不断筑牢清廉“防火墙”。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紧盯时间节点,发布纪律提醒,严禁党员干部借“升学宴”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以及微信红包等电子礼金、礼券,亮明纪法红线。
聚焦监督执纪,破解违规操办“新难题”。各级党组织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坚持多管齐下、有的放矢,坚决遏制奢靡享乐之风反弹。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抓严抓实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加大对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要构建监督平台,畅通举报渠道,全面推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运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线上参与违规操办“升学宴”监督,提高群众举报便捷度;要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无视党纪法规行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方面的举报和问题线索集中管理、建立台账、动态清零,加大对违规大操大办“升学宴”借机敛财问题线索核查力度,对顶风违纪、性质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从重处理。
坚持标本兼治,形成精神文明“新风尚”。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抓作风建设,关键要抓“关键少数”,要督促领导干部带头树立优良作风,形成“头雁效应”,进而推动社风民风根本好转。要持续加大对“四风”典型案例的通报曝光力度,要深入剖析,以案明纪,引导警示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一体推进“三不腐”,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树立新风正气、倡导文明新风联系起来,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关于全省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指导意见》,带头移风易俗,反对喜事大操大办,提倡小办或不办;积极推动“清廉学校”创建工作,提倡家长参与学校廉洁建设,主动抵制请客送礼的歪风邪气,与学校共同营造文明和谐、清正廉洁的教学氛围;要组织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清廉家风润万家”等系列特色活动,推动清廉价值理念在校园、家庭落地生根,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
尊师重教不在“宴”,党纪法规记心间。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强化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不断净化党内和社会生活环境,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让升学的意义回归美好的本来。
一审:王凤萍 二审:汪艳 三审:吴正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