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角,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肩负改革护航者和先锋队的重要职责,必须以全局高度和战略眼光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深远意义,以高质量监督护航全面深化改革,助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篇章。
胸怀“登高望远”的气度,要以更高政治站位,着力保障改革落地见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融入和服务改革大局,不折不扣地贯彻好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把政治监督放在首位,明察洞悉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和潜在风险,坚决纠正改革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突出问题。要聚焦“国之大者”,坚持以政治监督为舵,不断校正改革航向,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举措有落实。
秉持“抓铁有痕”的信念,聚焦改革重点领域,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改革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情,也并非一时之举、权宜之策,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共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涉及经济社会、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需要多方协同攻坚,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于“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在深入纠治“四风”问题上持续发力,锚定教育、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坚持重点领域重点整治,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监督执纪过程中一贯到底,让铁的纪律“长牙”、发威,打通改革中的痛点难点,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肩负“枝叶关情”的担当,紧盯基层急难愁盼,稳稳托举民生万家幸福。一切改革都是为了民生,群众满不满意就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最好“试金石”,而人民群众最不满最痛恨的莫过于身边的“蝇贪”“蚁腐”。蝇贪蚁腐,啃食的是群众切身利益与民意民心,蝇贪不除,其害如虎。纪检监察机关要牢牢把握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契机,亮剑基层“微腐败”,完善监督“芝麻官”,紧盯乡镇村组一块田、一餐饭、一本账等“小切口”,抓实抓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不断深化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坚持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把廉政教育做在平时、管在日常,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雪中炭”变成“雪上霜”,坚决铲除基层腐败滋生土壤,保障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兼顾“治病救人”的考量,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惩戒只是手段,救治才是根本。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抱有“无过便是功”的错误思想,尤其忧虑改革失误之后的追责问责,对改革创新充满抵触情绪。纪检监察机关面对此类问题时,要坚持宽严相济、情理相融的原则,认真区分辨别不会为不善为与不想为不作为、研判分析改革创新“为公之失”与独断专行“因私之罪”,不断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澄清保护机制,用好“四种形态”,精准问责、慎重问责,着力化解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让改革创新者能有“不畏水深涉险滩”的昂扬斗志,让干事创业者心怀“舍我其谁挑重担”的使命担当,更好地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一审:王凤萍 二审:汪艳 三审:吴正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