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村里的每一笔账和收入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今年村集体租金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在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街道渣溪村村民组会议现场,村民蒲金华高兴地介绍说,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前不久,该区纪委监委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整治行动,以镇村为单位,全面梳理资源发包、资产租赁合同等情况,认真摸清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底数。同时,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整治行动纳入每月政治监督清单,充分发挥各乡镇纪委“贴身”监督的优势,对镇村属地责任落实情况同步开展跟进监督、过程监督,同向发力整治无偿使用、低价占用,以及违规出租发包集体资产资源等问题。
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区纪委监委分类建立台账,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职能部门并要求限期整改;对苗头性隐患类问题,通过督办、约谈等方式,跟进监督推动整改到位。自开展整治行动以来,该区共发现并推动整改集体资产租赁合同签订不规范以及集体租金账目不清、去向不明和未及时缴纳价款等问题31个,各村集体收回或增加集体收益84.88万元。
此外,该区还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深入查找集体“三资”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督促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健全完善监管机制,不断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租赁、销售、入股、奖补等程序环节。截至目前,该区共查处相关问题19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6.41万元。针对出租发包不规范、集体账目公示公开不到位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推动村集体项目资金阳光运行,村集体收入真正惠及村民。
“我们将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严肃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督促推动职能部门完善制度、综合施策、规范管理,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审:王凤萍 二审:汪艳 三审:吴正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