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古训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更是对廉政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的生动诠释。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的自我革命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构筑坚不可摧的廉政堤坝,既需要制度铁笼的刚性约束,又需要文化清流的浸润滋养。制度创新、监督深化、文化涵养,三者犹如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推动着我们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崇高目标迈进。
织密权力运行“制度网”。制度是廉政建设的基石,是确保权力规范运行、防止腐败滋生的关键。近年来,各级纪委监委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程序,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腐败问题,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扎紧权利的制度藩篱。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确保每一项决策、每一个行为都受到严格制约和监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制度铁笼,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构建严密监督“体系链”。监督是廉政建设的保障,是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各级纪委监委在监督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构建严密监督体系,必须充分发挥纪委监委的监督职能,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巡视巡察+派驻监督“1+1>2”的监督合力作用。通过定期巡视和派驻机构入驻,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财会监督等各类监督的协同协作,积极推进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
厚植崇廉尚洁“文化根”。文化是廉政建设的灵魂,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最新家风文章中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对于我们培育崇廉尚洁的精神沃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廉政讲座、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激发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家风建设,将廉政教育融入家庭生活中,引导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廉政观。通过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让廉洁自律成为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廉洁意识。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廉政建设已从“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深化,从“不敢腐”的震慑向“不想腐”的自觉跃升。这需要我们以制度创新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以监督深化巩固“不敢腐”的震慑效应,以文化涵养培育“不想腐”的精神境界。当制度约束、监督震慑、文化滋养形成叠加效应,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必将为民族复兴注入磅礴正气。
一审:何冬霞 二审:汪艳 三审:吴正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