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声音

【廉政时评】莫让“小爱好”变成“大陷阱”

发布时间:2023-08-07 08:55 信息来源:新田镇纪委 作者:王俊梅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兴趣爱好,人皆有之,党员干部也不例外,爱之有度,可怡情养性;沉迷其中,则易入歧途。近日,新田镇纪委组织观看了廉政微电影《勿入歧途》。该微电影形象刻画了主人公从一位积极向上的青年干部,一步步堕入违纪违法深渊的心路历程,这位主人公正是因为自己爱打游戏这个“小爱好”被有心人突破防线,最终走入商人围猎“大陷阱”。

“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古往今来,为爱好所累者屡见不鲜,古有酷好斗蟋蟀而误了军国大事的南宋权臣贾似道、专心木器制造不理政的明熹宗朱由校 ,今有痴迷于打高尔夫球而被“围猎”的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富玉、被兰花俘虏的浙江省临海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周华清。他们无一不是因玩物而丧志、因爱好而走险、以致毁了前途、败了人生。有爱好是人之常情,但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一言一行、所喜所好都绝非私事、小事,是关系作风建设、干部形象、政治生态的大事,要谨“爱”慎“好”。

“好之有道”,方能把好方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党员干部有爱好,也要爱之有道。积极向上的爱好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而“低级趣味”的爱好则易让人沉迷、丧失心智、走向堕落。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切实增强对“投其所好”者的抵抗力,不能让兴趣爱好成为自己牟取私利的工具,更不能使其成为有心人“围猎”自己的“陷阱”。

“好之有度”,方能守住底线。“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不止”。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如若失度,健康的兴趣爱好也可能欲化成贪枉之源。要学“米芾拒石”、“公孙仪嗜鱼不受鱼”,不可玩物丧志,因爱好影响决策、贻误工作,更不可为爱走险,因爱好“亲”“清”不分、坠入贪腐深渊。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因爱好无度迷失信仰、锒铛入狱的党员干部并不鲜见。进入重要岗位面对诱惑,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使爱好与手中的权力时刻保持距离,正确把准爱好之度,不越界、不逾矩,不在爱好中迷失了方向、丧失了底线。

“好而不露”,方能爱的长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也有人说“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个人兴趣爱好常常是有所企图之人的重要“突破口”。就如微电影中不法商人观察到主人公喜欢玩游戏就送手机、送装备,现实中也有人盯着饭桌上领导的筷子伸向哪里、“八小时外”领导喜欢去哪里,然后投其所好、拉其下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勿见好恶于下”,爱之淡然好之自若,不给“围猎者”机会把柄。提高警惕,严把社交圈,对那些打着爱好之名温情脉脉“馈赠”的人保持高度警惕,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才能像公孙仪一样“长自给鱼”。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爱好”可能成“大缺口”,“一已之好”也可能成“一方之祸”,党员干部应当摆正态度,处理好雅好与工作的关系,用党纪国法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套上“紧箍咒”,从而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一审:王健 二审:王凤萍 三审:汪建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