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党员干部应争当家风建设的“领头人”,要把培育良好家风摆在重要位置,以廉洁家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好家风涵养清廉党风,激活“廉引擎”。家庭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不仅承载着亲情的温暖,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个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今有毛泽东坚持的“四不主义”、周恩来定下“十条家规”,陈云立下“三不准”规矩,黄克诚与妻子“约法三章”皆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以身作则、约束家人的优良作风无不彰显着公私分明、不搞特殊的清廉本色。好家庭培育好家风,好家风涵养好党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好廉洁自律的“前门”,守好家庭防线的“后门”,把家风建设作为培育党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将廉洁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家庭成员,让廉洁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
以好家风涵养清正政风,注入“廉动力”。“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只有“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廉洁家风激荡清明政风,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风之旗帜、政风之表率,要带头树立廉洁家风,浩然家风中涵养凛然作风,做到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分清、公权力运用与个人和家庭利益分清、职务行为与私人行为分清,不为亲情所困,不用亲情代替原则,更不能为了亲情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行不义之举,不谋不义之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将手中的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确保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以好家风涵养时代新风,织密“护廉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只有重视家风,才能培养对党忠诚、能担重任、初心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员干部应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切实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办好家事。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一审:何冬霞 二审:汪艳 三审:吴正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