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派驻动态

【廉政时评】家风建设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发布时间:2024-12-27 16:17 信息来源:宣州区纪委 作者:高新区纪工委 陈小燕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可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事关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之大势。加强廉洁家风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把家风建设作为自身、家庭长远发展的重要根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每个党员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每个家庭成员相互监督、每个家庭形成了良好家风家教,社会根基才能稳固,政治生态才能风清气正。

家风建设,领导干部个人是关键。领导干部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风家教。“一人不廉,全家不圆。”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个家庭家风不正,往往是从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生活堕落腐化、管家治家不严开始。领导干部家人出了问题,表面是配偶、子女行为不当,其实是领导干部在家庭廉洁建设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引领和表率作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3月16日刊发文章《管好身边人》,剖析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委原书记郑小燕案。据报道,在郑小燕的“操盘”下,她的丈夫、弟弟、妹妹、女婿,甚至丈夫的妹夫、弟弟的连襟等多人牵涉其中。“夫妻同日留置、姐弟先后落网、亲属一起被查。因此,作为家风建设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以身作则,推动廉洁齐家落到实处。

家风建设,要管好身边人。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严是爱、宽是害”,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做到教之以至理、严之以规矩、导之以正道,与家人共同做到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以醇正的家风涵养清朗的党风政风社风。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回忆:“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查处一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腐败干部的忏悔材料中,不难发现,这些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干部常常存在裙带腐败’衙内腐败”等问题,有“夫妻店”“父子兵”“兄弟档”“全家腐”。这些贪腐分子,常常存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问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家风不正、家教败坏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

家风建设,要汲取中华传统家训家规精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训在家风养成和传承中的作用,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经典,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体现,其功能跨越时空界限,烛照着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不仅包含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导,更有着诸多廉洁廉政方面的训诫。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其168条家规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蓝本,数百年间该家族人员173人为官无一贪渎,以其清廉家风扬名于世。山西闻喜裴柏村裴氏家族形成了“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的家风,历史上先后出过宰相59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这些家训家规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机统一,不仅对家族发展兴旺起到重要的规训、保障作用,更为后世推进家风建设树立了典范。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中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家规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廉政教育价值的思想精华弘扬起来,使之转化为领导干部管家治家的行动自觉。


一审:王凤萍 二审:汪艳 三审:吴正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